轉眼間又到了雨季。酷熱暴曬的天氣固然讓人難受,但臺風帶來的滂沱大雨同樣令人狼狽不堪,即使在暴雨中仍安坐車內的駕駛員也不例外。畢竟暴雨帶來的不僅僅是出行的不便,更多的是隨之引發的各種大小交通事故。而這些事故發生的起因,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駕駛員的視線受阻所致。
確保雨刮發揮最佳狀態
說起下雨天必須使用的汽車部件,相信最初級的菜鳥,也會想到是雨刮器了。沒錯,顧名思義,雨刮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擋風玻璃上的雨水刮掉,減少雨水停留在玻璃上的時間,降低對駕駛員視線的干擾。正是因為雨刮器的無可替代的作用,所以日常對雨刮器的檢查就顯得十分重要。
如果長時間不用,或者灰塵、泥沙和機油等污物的積聚,又或者使用年限過長,膠條已經變硬老化,則會導致雨刮片工作時無法與玻璃表面完全貼緊,擋風玻璃上就會出現帶狀或者霧狀的刮痕,令駕駛員無法看清楚車輛前方的路況。所以車主應該定期清理雨刮器上面累積的灰塵和雜物,并且檢查雨刮的工作效果,必要時更換新的雨刮片。
而如果雨刮器工作時出現異響,或者其他故障,則要及時到專業維修店進行修理或更換雨刮器總成。
盡量防止車窗玻璃起霧
由于南方天氣炎熱而且濕度大,所以在夏季雨天行車時,由于內外溫度差異,很容易造成前后擋風玻璃起霧,影響視線。因此玻璃除霧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常識之一。
最簡單常用的辦法,就是使用空調除霧了。只要打開空調,并將出風模式切換到擋風玻璃擋。這樣冷空氣吹到玻璃上,會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“寒氣膜”,霧氣很快就會一散而盡,效果很快很直接。
但如果遇到濕度太大,空調也無法迅速去除霧氣的時候,就得考慮其他辦法了。在很多汽車用品店或者網上商城,都會有一些除霧防霧專用產品出售,比如除霧劑或霧毛巾等。將這類除霧劑噴涂到汽車玻璃內表面上,并擦拭干凈,在清除玻璃污垢的同時,還可在玻璃上形成一薄層透明的保護膜,它可以防止水汽在玻璃上的凝結而形成的霧層,噴擦一次可在數天之內起到防霧的效果。所以車主也不妨隨車攜帶,以備不時之需。
讓左右后視鏡更加清晰
相比起擋風玻璃有雨刮器專門伺候,左右后視鏡就沒這么“幸運”了。暴露在車外的后視鏡只能任由風吹雨打,后視鏡上面的雨水則相對更難以被清理掉。畢竟還有相當多一部分車型是不具備后視鏡加熱功能的。
要減少后視鏡上面雨水的影響,一方面,可以到汽車用品店或者網上購買和安裝相應型號的后視鏡雨擋。而安裝的過程則十分簡單,大多都是通過雙面膠將雨擋粘貼在后視鏡罩上方,起到遮擋雨水的作用。
另一方面,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種“防雨易”產品,這類型產品使用也非常簡單,只要將其噴在擋風玻璃和后視鏡上,就能在鏡面上產生一層特殊的保護膜,能有效令雨點凝聚成水珠,減少雨水在玻璃和鏡面上沾附而造成視線模糊。
合理使用燈光系統
最后,老生常談就是下雨天對燈光系統的使用了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下雨時天色都會較為暗沉,再加上雨水的影響,視線都會大受影響。所以在遇到大雨,尤其是暴雨時,應及時打開近光燈和霧燈,不但能照亮前方路面,更能讓前方的車輛能注意到后方的車輛位置,降低在左右變道時發生事故的幾率。
而一個十分常見的誤區,是不少人為了對前后方的車輛起到警示作用,就打開“雙閃燈”行駛。其實這是錯誤的,而且是十分危險的。一方面,后方車輛可能會誤認為打開“雙閃燈”的車輛是發生故障停在路面上,在預判距離以及變換車道的時候,有可能會發生危險;另一方面,打開“雙閃燈”之后,大多數車型都無法再正常使用轉向燈,也就是說后方的車輛無法判斷對方是否打算變道或者何時變道,這樣也十分容易導致意外發生。
因此正常行駛時,只需要打開前大燈以及前后霧燈,就已經足夠了,而在需要變換車道時,則必須使用轉向燈。
春季雨水較多,為愛車選擇一款汽車腳墊,防水、耐磨、環保、易清洗,再也不用擔心把車內弄臟了,輕松解決您的煩惱,一路伴您安全駕駛。